#新加坡的老闆有錢就是任性
好幾次聽同行講過這類有如偶像劇般的事件,一直都很羨慕和懷疑,直到發生在我身上,才完全信了!
以我的「粉絲規模量」和「我是中文使用者」,在新加坡市場很難接到業配合作,就算有,也絕對是商品交換,不可能有實際酬勞。
有一次我接到一個新加坡大品牌業配,肯付錢就算了,在我報價之後,對方連殺都不殺,非常阿莎力。我明明應該要開心才對,但心裡就是有一種不安的感覺。因為平常我看他們請的都是有幾十萬粉絲的網紅,而且都在新加坡小有名氣,為什麼會選我?
活動當天到了現場,我快速掃描一下,只有我一個人在拍影片。新品上市之後,我上網搜看看有沒有其它youtuber宣傳相關業配,結果也找不到。這真的不符合常理,我就去問了聯絡窗口,「怎麼會找上我的呢」?
尷尬的是聯絡窗口其實不知道我,也沒看過我的影片。那為什麼會找我呢?因為。
「我老闆喜歡你!」
後來又接到幾個業配邀約,也是「我老闆喜歡你」。
原來在新加坡接業配不看人氣,看人品。
光從接業配這件事也可以看出新加坡跟台灣不同的文化。新加坡實事求是的精神,我覺得正是它為什麼可以發展成一個進步廉潔的國家。
你們一定很熟,我們台灣網紅寫業配文的起手式,喜歡先把你帶入一個故事情境,讓你覺得你需要這個產品或服務,好像擁有了它,人生就可以更美好。
新加坡老闆可不吃這一套,我是請你來試用我的產品和服務,你喜歡哪裡,不喜歡哪裡才是重點,前面拉拉雜雜寫一堆,只會模糊焦點。少了故事共鳴來吸引讀者按讚,就更考驗我們這些部落客的帶貨能力,因為讀者對我們品味的信任,要在日常一步一腳印的經營。
新加坡寫業配不容許欺騙,是自己買的還是跟品牌合作都要標明,雖然你騙人不會有警察來抓你,但新加坡的讀者被傷害之後,是很難給你第二次機會的。反觀台灣,幾年前發生過業配糾紛,大家乖了一段時間之後,又故態復萌了。我從去年底就接到一些業配,品牌方清楚要求「不能」註明是合作文,我都一律拒絕。
人在異鄉,每次想到這些東西,心情真的會很複雜。我愛台灣,但我越來越覺得新加坡有令人敬佩的地方。
照片是我跟老師去買盆栽,老闆跟老師聊完天,突然又走過來跟老師說,”Ah boy, I like you. Later I give you cheaper! (小弟,我喜歡你,等一下我給你便宜)”。